怀孕吃药打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
在意外怀孕或因医学原因需要终止妊娠时,药物流产是一种常见选择。然而,药物流产并非毫无风险,它可能给女性身体带来多方面的危害,了解这些危害对于女性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。
一、短期危害
(一)出血
药物流产过程中,子宫蜕膜组织会剥落,引发出血。正常情况下,出血量应与月经量相近或略多,但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大出血情况。这通常是由于妊娠组织未能完全排出,导致子宫收缩不良,血管无法有效闭合。大量出血若不及时处理,会引发休克,严重威胁生命安全。例如,有些女性在药物流产后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面色苍白等休克前期症状,若未及时送医救治,后果不堪设想。
(二)腹痛
药物作用会使子宫收缩,促使妊娠组织排出体外,这一过程会伴随明显腹痛。腹痛程度因人而异,一般类似于痛经,但部分女性可能疼痛较为剧烈,难以忍受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,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休息。比如,有些女性在药物流产后腹痛持续3 - 4天,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,甚至需要卧床休息。
(三)感染
药物流产后,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,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,为细菌侵入提供了机会。如果此时不注意个人卫生,如过早进行性生活、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,容易引发感染。感染可能局限于生殖道,表现为阴道炎、宫颈炎、子宫内膜炎等,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、异味、腹痛、发热等症状;若感染扩散,可能引发盆腔炎、输卵管炎等,导致输卵管粘连、堵塞,影响日后生育能力。例如,一位女性在药物流产后未遵医嘱,过早与伴侣发生性行为,结果出现下腹疼痛、发热等症状,经检查发现患有盆腔炎。
二、长期危害
(一)月经失调
药物流产可能干扰女性内分泌系统,导致月经失调。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,如月经提前或推迟、经期延长或缩短、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。这是因为药物影响了卵巢的正常功能,使激素分泌失衡。有些女性在药物流产后可能出现长达数月的月经不规律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或药物治疗才能恢复正常。例如,一位年轻女性在药物流产后,月经周期变得极不规律,有时20多天来一次月经,有时40多天才来一次,经过半年多的调理才逐渐恢复正常。
(二)不孕
药物流产对生殖系统的损伤可能增加不孕的风险。一方面,药物流产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受损,影响受精卵着床。如果子宫内膜多次受到损伤,形成瘢痕组织,会使子宫内环境变差,不利于胚胎生长发育。另一方面,药物流产引发的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治疗,导致输卵管粘连、堵塞,会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,或者影响受精卵的运输,从而造成不孕。据统计,多次药物流产的女性不孕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进行过药物流产的女性。
(三)习惯性流产
药物流产还可能增加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几率。如果药物流产过程中对子宫造成损伤,或者流产后身体恢复不佳,导致子宫内环境不稳定,在下次怀孕时,胚胎可能无法正常着床和发育,容易出现自然流产。而且,反复药物流产会使女性心理压力增大,精神过度紧张,这种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内分泌系统,进一步增加习惯性流产的风险。例如,一位女性有过两次药物流产经历,之后再次怀孕时,在孕早期就出现了自然流产,经过检查发现子宫内环境较差,与之前药物流产有一定关系。
三、特殊情况危害
(一)药物流产不全
药物流产并非适用于所有女性,且存在一定的失败率。如果药物流产不全,宫腔内残留妊娠组织,会持续刺激子宫,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、腹痛等症状。残留组织还可能机化,与子宫壁紧密粘连,增加清宫手术的难度和风险。清宫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,可能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二次损伤,引发感染、宫腔粘连等并发症。例如,一位女性药物流产后一周仍阴道出血不止,经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组织,不得不进行清宫手术,术后出现了宫腔粘连,导致月经量明显减少。
(二)过敏反应
虽然药物流产所用药物的过敏反应较为少见,但仍有极少数女性可能出现过敏症状。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不一,轻者可能出现皮疹、瘙痒等症状,重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进行药物流产前,医生会详细询问女性的过敏史,并进行相关检查,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。
药物流产虽然是一种终止妊娠的方法,但会给女性身体带来诸多危害。女性在面对意外怀孕等情况时,应充分了解药物流产的风险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终止妊娠方式。同时,在药物流产后要注意休息,加强营养,遵循医嘱进行复查,以确保身体尽快恢复健康。